1、全過程工程咨詢的含義和服務范圍是什么
根據發展改革委2017年11月6日頒布的《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第9號令)的規定,工程咨詢是遵循獨立、公正、科學的原則,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工程實踐經驗、現代科學和管理方法,在經濟社會發展、境內外投資建設項目決策與實施活動中,為投資者和政府部門提供階段性或全過程咨詢和管理的智力服務。工程咨詢服務范圍包括:規劃咨詢;項目咨詢;評估咨詢;全過程工程咨詢。
從以上工程咨詢的定義和服務范圍可以看出,工程咨詢具有覆蓋面廣、集成化管理程度高、涉及專業領域多等特點。而廣義的工程咨詢,管理咨詢和技術咨詢兼而有之,狹義的工程咨詢,則主要側重于管理咨詢,這與全過程工程項目管理相類似。目前,國際上的品牌工程咨詢企業很多(如丹麥科威、美國柏克德、加拿大拉瓦林、英國阿莫克等),這些品牌工程咨詢企業的共同特征首先是企業規模大,都為全球網絡型組織并吸納多國人才,二是服務范圍廣且橫跨多領域,并擁有自己的競爭力,三是多從事規劃設計,并且技術咨詢比例高,管理經驗豐富。我國目前的工程監理,單單是全過程工程咨詢在項目實施階段技術和管理服務的一個環節,而由于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強調的是將全過程的工程咨詢服務內容委托給一家執行機構,如果將其中各階段各部分委托多家機構,那就不是全過程工程咨詢的概念,而對于眾多中小型監理企業來說,如何能夠扛起全過程工程咨詢的重任。
2、能實現向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的監理企業鳳毛麟角
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需要的是成熟的規劃設計團隊,雄厚的技術咨詢力量和卓著的集成管理能力。推行監理制度近30年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監理行業的發展軌跡已與當初推行監理制度的初衷定位發生了很大偏離。目前,絕大多數監理企業主要都是只承擔施工階段的監理,況且監理工作重點都放在了施工質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管理的日常監理工作上,而涉足建設項目前期的投資決策、工程勘察設計的項目管理工作卻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監理企業已不具備向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的條件。
目前,在我國從事工程咨詢多階段和多服務內容的是工程設計研究單位,實力也很強,其次才是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咨詢和工程招標代理機構。而對于多數監理企業來說,由于經常接受建設單位另行委托或強行植入的工程造價咨詢和工程招標代理業務,多數都具有工程造價咨詢和工程招標代理的工作經歷和經驗,其中還有許多同時擁有工程造價咨詢資質和工程招標代理資質,承擔全過程工程咨詢中的有關造價咨詢和招標代理的服務內容不成問題。從事全過程工程咨詢的障礙,是缺少可研、規劃和設計的能力,技術服務和項目管理的咨詢能力也極為薄弱。如果監理企業要與工程設計研究單位聯合經營,并讓工程監理在其中起主導作用,難度可想而知。如果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那還是回到了只能從事施工階段監理的老路。而按照監理企業的資質管理規定,對于具有一定綜合實力的工程設計研究單位,只要有15名注冊監理工程師并注冊,立即可以取得工程監理甲級資質并開展工作,需要付出的成本要比并購現有的監理企業低得多。
基于上述情況,只有少數同時具有工程設計研究能力的綜合資質監理企業,或其母公司為工程設計研究單位,或其母公司同時擁有工程設計研究子公司的綜合資質監理企業,才能通過內部重組方式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實現向全過程工程咨詢的“轉型”。當然,對于個別具有雄厚經濟實力且不求投資回報的其他監理企業來說,如能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優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重視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推進知識管理平臺建設,并通過以聯合體的方式與工程設計研究單位聯合承攬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逐步鍛煉培育隊伍,向全過程工程咨詢的“轉型”還是頗有希望的。所以,能夠實現向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的監理企業確實鳳毛麟角。
3、盲目尋求“轉型”不可取,著力“升級”才是硬道理
目前,全過程工程咨詢并未完全被廣大建設單位所接受,市場需求有限,相關管理體制、機制尚未成型,更關鍵的問題是絕大多數監理企業根本就不具有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的能力,即使具備部分能力并嘗試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也難以得到應有的價值回報,入不敷出的結果將使企業陷入經營困境而逐漸走下坡路,這對于不具有雄厚經濟實力而盲目追求“轉型”的監理企業來說,確實不可取。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當前,全國各地的建設投資規模不斷加大,建設項目持續增多,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形勢尤為嚴峻,而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實施監管又因人員不足而難以有效覆蓋,確實需要專門從事施工階段監理的監理企業及監理人員為其分憂,同時,也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監理企業和監理人員對工程項目關鍵環節、關鍵部位進行工程質量安全檢查的需求,這與住建部145號文中“立足施工階段監理”的要求也是吻合的,也是監理行業得以存在和監理工程師得以保留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我們連施工階段監理都不愿干或干不好,監理工程師的保留和監理行業的存在必將喪失其必要性,強制監理的取消也將接踵而至。既然監理企業和監理人員立足施工階段監理是國情使然,就應該不辱使命地把施工階段監理工作做好、做實,而從事施工階段監理同樣也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貢獻,同樣也是有所作為的職業,只要我們面對現實,提升工程監理能力和品質,努力把施工階段監理工作做好、做實,工程監理的價值還是會被社會所認同、所接受。
對于多數企業來說,盲目追求“轉型”確實不可取,著力“升級”才是硬道理。而“升級”并不是監理企業資質的升級和資質類型的擴充,而是要求你面對現實,立足施工階段監理,著力工程監理能力和品質的“升級”,并同時推動行業文化、行業形象和行業價值的“升級”。
4、立足施工階段監理這個“本”,抓住廉潔從業這個“根”
如前所述,對于絕大多數監理企業來說,目前并不具備向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的條件,應該先嘗試向“上下游”拓展服務領域,并有意識地逐步引進人才,培育鍛煉隊伍,積累知識,等待市場機會,不應一窩蜂盲目追求向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而是要服從大局,立足施工階段監理這個“本”,抓住廉潔從業這個“根”,創新工程監理方式、方法,著力推動工程監理能力和品質的“升級”。
作為監理行業來說,施工階段監理是“本”,而廉潔從業是“根”,如果不立足施工階段監理,那是忘本,如果不廉潔從業,那是爛根,根爛了,定將自我毀滅。必須破除“家丑不外揚”的行業舊觀念,直面現實,不再規避監理人員吃拿卡要等問題,推動全行業的廉潔從業,促進全行業不徇私情地認真履行工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定監理責任,實現行業形象和行業價值的“升級”。
國務院辦公廳19號文和住建部145號文的出臺,給予監理行業以厚愛和期望,給予我們行業同仁極大的鼓舞和信心。而正視監理行業現狀,務實推進監理行業的“轉型”與“升級”,更是我們行業同仁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就目前監理行業的實際情況而言,盲目追求“轉型”確實不可取,著力“升級”才是硬道理。只有恪守“廉潔、求實、專業、高效”工程監理準則,在立足施工階段監理這個“本”,抓住廉潔從業這個“根”的基礎上,尋求監理行業文化、行業形象、行業價值和監理能力、監理品質的“升級”,監理行業才能得以持續健康發展。